美國聯邦教育部(U.S.Department of Education)「衛星學校計畫」(Star School Program),係依據一九八八年「改進美國學校教育法案」(Improving America's School Act, RL 103-382)而提出。該項法案同意由教育部編列一項為期五年的預算,用以進行一項特別的研究計畫。一九八八年以來,美國聯邦教育部已投入一億二仟五佰萬美元的經費在「衛星學校計畫」中。

「衛星學校計畫」係透過電子通訊科技(telecommunication)、電腦網路(computer network)、衛星教育資源(satellite education resource)、多媒體應用科技(multi-media application)及遠距教學(distance learning)等方式的學習,以提升中、小學學生之數學、科學及外國語文程度;另外,也對文化不利地區、語言溝通能力不佳及擬學習職業技能的一般民眾提供服務。

此項計畫所服務的對象,已超過 6,000所學校,約有 160萬名學生、教師、家長及其他有關的人員參與此項計畫,如果加上沒有註冊登記的人員,此項計畫的受惠者尚不止此數。

「衛星學校計畫」的特色,主要包括下列各項:

(一)「衛星學校計畫」為美國最大型的公私立機構合作完成的網路學習計畫,參與合作的單位包括學校、學區、州教育廳、通訊科技部門、大學、社區服務中心等。上述單位共同參加開發建立教育方面的資訊高速公路(information superhighway)。

(二)「衛星學校計畫」提供全球性之多媒體應用課程,包括學期課程、教學單元、特殊主題之遠距視訊會議(teleconference)錄影帶、電子佈告欄(BBS)和線上資源(online resource)等服務。

(三)「衛星學校計畫」為一項專業成長計畫(professional developement program),提供教師、行政人員、教育決策人士和其他關心教育人士的進修內容。
美國衛星學校計畫呈現出資訊時代的教學新模式,運用區域網路(Local Area Network, LAN)、國際網際網路、多媒體、合作軟體環境(Collaborative Software Environment)及遠距教學等多種教學科技,也孕育出新一代的教學理念。

但是,從該項計畫的執行過程和成效來看,教材的設計、師資的培訓和教學模式的改變,應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所在。因此,如何培養教師團隊合作的習慣,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成為知識的運用者、分工者及仲介者,應是未來師資培訓的重點。

另一方面,從美國衛星學校計畫的經驗中,也可以發現遠距教學有其教學上的限制,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互動的優點及功能,也是值得研究改進的重點。

我國近年來資訊教育的普及加上電腦科技的進步,已具備了實施類似美國衛星學校計畫的條件,如能在近期內將每一所學校的電腦教室連上國際網路網路,同時汲取美國衛星學校計畫的經驗並改進其缺點,相信不久的將來,我國中小學將會成功地踏出中華民國衛星學校計畫的第一步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dx 的頭像
    wadx

    活在當下

    wad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